首页 > 最新动态 > 秋分 | 调和身心 与自然同频
最新动态
秋分 | 调和身心 与自然同频
2025-09-233

点击湖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即可关注





秋分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,秋季第四个节气。斗指酉;太阳达黄经180°;于每年的公历9月22-24日交节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。

节气简介

自2018年起,每年秋分日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

秋分这天太阳光直射点到达黄经180°(秋分点),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过后,故秋分也称降分。而在南北两极,秋分这一天,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。

传统习俗

秋分吃秋菜

在岭南地区,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。秋菜是一种野苋菜,乡人称之为秋碧蒿。逢秋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。制作方法和春汤一样,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,秋分的顺口溜也就变成了“秋汤灌脏,洗涤肝肠,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”。

粘雀子嘴

秋分这一天,客家农民都按习俗放假,每家都要吃汤圆,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,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,名日粘雀子嘴,免得雀子破坏庄稼。

放风筝

秋分期间还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。尤其是秋分当天,甚至大人们也参与。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、鲢鱼风筝、眯蛾风筝。


调养生息


饮食调养

滋阴润肺:秋燥易伤肺阴,可多吃百合、银耳、梨、莲藕等白色食物,或饮用蜂蜜水、杏仁露,缓解口干咽燥。

健脾养胃:秋分后脾胃易受寒,建议喝小米粥、山药汤,避免生冷瓜果过量;可适当添加红枣、芡实等补益气血。

减少辛辣:辣椒、葱姜等辛散食物可能加重燥热,可替换为酸味食物如山楂、葡萄,收敛肺气。


日常起居

规律作息:顺应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的原则,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耗伤阳气。

添衣防寒:昼夜温差大,早晚需及时加衣,尤其注意腹部、脚踝保暖,避免寒气入侵。

适度运动:选择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舒缓运动,或散步、慢跑,微微出汗即可,避免大汗耗气。


情志调节

多晒太阳:阳光有助于提升血清素水平,改善情绪。

适度社交:与亲友交流或参与兴趣活动,转移注意力。

冥想呼吸:每天静坐5-10分钟,配合深呼吸,缓解焦虑。



穴位保健

太渊穴(手腕横纹桡侧凹陷处):每日按压3分钟,补益肺气。

三阴交(内踝尖上3寸):揉按5分钟,健脾养血。

足三里(膝盖下3寸):艾灸或按摩,增强体质。


秋分养生需顺应自然规律,通过饮食起居的细节调整,帮助身体平稳过渡到秋冬季节,为健康打下基础。
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